很多人有了焦慮癥、疑病癥、強迫癥或社交恐懼癥后都會有這種擔心。擔心要怎么辦?是該去醫院找心理醫生開藥吃,還是要去找心理咨詢師做心理咨詢?
心理醫生一般就是做診斷、開藥,精神類藥物是處方藥,作用是抑制思維活動和情感反應,以改善和減輕焦慮、恐懼、抑郁的情緒和身體癥狀,但無法改變思維、情感和行為習慣,所以需要通過長期服藥抑制情緒和癥狀,一旦停藥就會復發。而焦慮、強迫或社交恐懼癥狀從本質上來說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疾病,不存在器質性病變,是思維、情感和行為習慣的問題。
心理咨詢師一般是個人營業或者在咨詢機構上班。心理咨詢的主要工作是談話和催眠。目的是疏導情感、重建思想觀念、養成新的行為習慣,以此來減輕情緒和癥狀困擾,直到康復。
當事人應對生活和心理問題的態度和方法都是回避、控制和對抗。越回避越失敗、自卑焦慮,越控制越失控和紊亂,越對抗越嚴重和頑固。想要打破心理問題的惡性循環,需要從這兩個方面做起:先是對負面情緒和癥狀,以理解和接納為主;然后是認識和理解自己,先降低自我期待和要求,然后是面對生活問題,積極主動的認識問題和尋求解決,改善人際關系,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尋求合作,仍然無法解決的問題就選擇接納和放下。
哈爾濱心理咨詢機構小編提示您當出現心理問題時,可以通過自我暗示、運動鍛煉、與他人溝通的方法調理,還可以尋求專業心理醫生幫助,選擇心理療法治療,必要時可以遵從醫囑用藥治療。
1、自我暗示:如果發現自己出現焦慮、易怒、抑郁等心理問題時,可以給予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也可以選擇做讓自己開心的事,轉移注意力,如看電影、看書、聽音樂等,使自己心情舒適;
2、運動鍛煉:適當多運動有助于提高神經興奮性,促進多巴胺等神經遞質的釋放,對緩解心理問題引發的負面情緒有一定幫助。一般可以選擇打球、跑步、游泳等;
3、與他人溝通:當出現心理問題時,可以多與身邊的朋友、家人溝通、交流,傾訴自己內心的煩惱、不快等消極情緒,有利于舒緩心情,避免獨自鉆牛角尖;
4、心理療法:心理療法主要包括認知療法、行為療法等,在專業的心理治療人員的幫助下,可以幫助患者發現心理問題、解決心理問題;
5、藥物治療:對于心理問題嚴重,已經引發明顯軀體癥狀,比如睡眠障礙等,必要時可遵醫囑服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