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障礙是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全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各類精神障礙中,焦慮障礙患病率較高,成人的終生患病率高達7.6%。但是,如果仔細去體會,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或正處于焦慮之中。事實上,一般的焦慮是人們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助手,壓力也是動力哦,只有病理性焦慮才是疾病。那什么才算病理性的焦慮?焦慮障礙有哪些常見癥狀?包括哪些類型?患病了應該如何應對?哈爾濱心理咨詢公司為您介紹相關內容。
焦慮是一種內心的緊張不安,預感到可能將要發生某種不利情況和潛在的危險而又難以應付的不愉快情緒體驗,包括緊張、擔心、憂慮、害怕、恐懼、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等,軀體表現為心跳、臉紅、手抖、出汗、尿頻、周身不適、睡眠障礙等。
焦慮情緒是正常人對應激的一種反應,本質是不能耐受各種不確定性,表現既有心理的擔憂、恐怖和害怕,也會帶有行為上的回避和社會功能減退,同時還有生理的緊張,交感神經功能的興奮。
焦慮并不意味著都是有臨床意義的疾病狀態,在應激面前適度的焦慮具有積極的意義,因為適度的焦慮可以充分地調動身體各臟器的機能和潛力,適度提高大腦的反應速度和警覺性,有利于應對各種應激源,做事效率更高。
焦慮障礙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心理障礙,是指在日常情況下,出現強烈、過度和持續的擔憂和恐懼。過度擔心的心理體驗和感受是焦慮障礙患者的核心癥狀。這種癥狀會干擾日?;顒?、難以控制。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癥狀,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及運動性不安。
病理性焦慮是持續性的無具體原因的感到緊張不安,或無現實依據的預感到災難、威脅或大禍臨頭感,伴有明顯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運動性不安,還經常伴隨主觀痛苦感或社會功能受損。
其特點是焦慮情緒的強度并無現實的基礎或與現實的威脅明顯不相稱,導致精神痛苦和自我效能下降,是非適應性的,表現相對持久,且不隨客觀問題的解決而消失,常常與人格特征有關。
病理性焦慮表現有自主神經系統癥狀為特征的緊張情緒狀態,包括胸悶、心悸、氣短等,對預感到的威脅異常的痛苦和害怕,并感到缺乏應對的能力。
焦慮障礙就是焦慮達到病理性焦慮程度,以焦慮綜合征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組精神障礙。
焦慮障礙有哪些臨床表現?焦慮障礙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組精神障礙,起病常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病前多有一定的易感素質和人格基礎。
其癥狀的主要表現為:
(1)生理方面:增高的中樞神經系統警覺水平,可伴有睡眠障礙;增高的機體交感神經系統的反應,包括:心悸、出汗、口干、肌肉震顫等??捎袃扰K器官功能失調及多系統的軀體癥狀,胸悶、憋氣、胃痛、腹瀉、疼痛、周身不適、失眠等。
(2)心理方面:對危險的過度評價和防御反應,待續的精神緊張、不安、痛苦的情緒,注意力不集中,思維效率下降。
(3)行為方面;無目的的行為動作增多,行為效能下降,運動性不安,難以采取現實目標。
焦慮障礙沒有可以證實的器質性疾病,病程大多會延續?;颊邔膊∮幸欢ǖ淖灾?,疾病痛苦感明顯,有求治要求?;颊呱鐣δ芟鄬ν旰?,行為一般保持在社會規范允許的范圍內。